少女與戰車與戰爭史——繼續高中篇
瘋狂的BT-42戰車車組。車長:米卡;砲手+裝填手阿琪;駕駛員:美高 基本上就是自帶BGM超強直感雷達車長、賣萌大力填裝手+精準炮手、計程車女王轉職超狂駕駛員 |
在昨日4DX的瘋狂振動和背刺後,也見證了什麼叫沒有最瞎,只有更瞎的戰車駕駛技術,那種大概真實世界開只會把履帶操爆的技術令本人實在不敢恭維。不過看過《少女與戰車 劇場版》的各位大大應該有注意到一輛奇怪的戰車——繼續高中那輛自帶BGM(真心不騙)戰車居然履帶脫落後還能開!?
沒錯!那輛是真的履帶脫落也能開的戰車,不過更精準一點應該是突擊炮的芬蘭產品——BT-42突擊炮,是芬蘭在「繼續戰爭」期間採用的突擊炮,不過在此之前,得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突擊炮。
戰間期對於德國軍事發展是一大重創,因為凡爾賽和約的關係,德國不得發展空軍,海軍被全部沒收(還在斯卡帕灣全數自沈),陸軍軍備也被大量限制。但威瑪共和政府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軍事發展。漢斯・馮・塞克特一手主導重建了德國軍隊,建立了日後納粹德國稱霸歐陸的最強武力——威瑪國防軍。而在國防軍之下,德國除了偷偷派遣軍事顧問到軍事技術不成熟的國家進行既有軍事理論驗證外,也不斷開發新的軍事理論,而突擊炮的設計理念也就是在此時被發展出來。一位年輕的國防軍上校曼斯坦(註釋1)主張在德國既有的「突擊群戰術」(註釋2)中缺乏對步兵的即時砲火掩護,主張應設計能夠跟隨步兵突破敵人陣線的火炮系統,因此先產生了能輕便運輸的榴彈砲(105榴砲,國軍德式師當時也有採購),之後又將火砲設計有裝甲防護,因而產生了三號突擊炮(大洗河馬隊坐車)。而這種設計理念也逐步發揚到其他國家。芬蘭在某種意義上便是師從這樣的軍事技術,儘管實際上卻碰到不少障礙。
名震天下的三突。原本只是伴隨步兵的突擊自走砲,但因為 |
芬蘭是一個到近代才獨立的主權國家。由於國家領土剛好扼守芬蘭灣的北方,是俄羅斯-蘇聯在聖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寧格勒的軍事威脅,也掐死了波羅的海艦隊進出波羅的海的海權擴張。為此,蘇聯一直努力挑動與芬蘭的戰事,最終在1939年爆發兩國的戰爭——冬季戰爭(蘇芬戰爭)。相較於自圖哈切夫斯基以降蘇軍建設的強大裝甲兵力,芬蘭軍隊幾乎沒有什麼裝甲火力,僅能以簡易的步兵武器對抗。但因為蘇聯剛經歷了大清洗(註釋3),再加上芬蘭狹窄的地形能有效阻隔蘇聯大兵團的展開與迂迴,蘇軍反倒形成苦戰。在中部的柯拉戰役甚至出現了一位不世出的狙擊手傳奇——芬軍的席摩・海赫(註釋4)。但最終芬蘭還是戰敗作收,而蘇軍則贏得一場「皮洛斯的勝利」。
狙擊手界的傳奇,史上最高狙擊紀錄保持人。他不僅狙擊技術優秀,滑雪突擊這種芬蘭軍的戰術也十分擅長,也精於使用索米衝鋒槍進行突擊。在冬季戰爭期間遭遇重創,但仍活過20世紀。是芬蘭人評價「最偉大的芬蘭人」中軍人第三名。 |
不過芬蘭軍隊決心報仇,1941年撕毀《莫斯科和平協定》再次開戰。這場戰爭被芬蘭人稱作「繼續戰爭」,也就是本作「繼續高中」的命名由來而作為芬蘭當時的盟友德國人也大量的軍援芬蘭,而英國也因此停止了自冬季戰爭以來對芬蘭的援助。但芬蘭軍隊還是普遍缺乏裝甲力量。除了援助自德國的四號戰車和三號突擊炮外(我猜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繼續跟大洗兩者之間關係),大部分的戰車都是乘(繳)著(獲)北(蘇)風(軍)送過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少女戰車中會有所謂的「真理高中KV1被盜事件」XD(註釋5),大多數的芬軍裝甲車輛都來源自蘇聯。而且芬蘭人也時常魔改他們的戰車。
米卡你真欠揍XD |
像是本作出現的BT-42便是芬蘭人魔改的案例。芬軍很早就認知他們所俘獲的BT戰車和T-26是無力對抗蘇軍威力強大的T-34、KV系列重戰車的,因此芬軍決定改造BT戰車,加裝英國援助的QF 4.5吋榴彈砲,成為了BT-42突擊炮。在繼承了BT系列戰車的高速同時,也具有相當強悍的火力。只是實際對上蘇軍的重戰車時,BT-42還是無法取勝,基本上還是以日後得自德國的戰車和突擊炮為主力。
BT-42的魔改不僅無法抗衡蘇軍的KV-2等重戰車,還因為太大的榴砲造成操縱困難和重量增加,最終為芬蘭軍隊揚棄,改以德軍援助戰車為主力繼續戰爭。 |
再來回答最前面的問題——為啥BT-42在沒有履帶的狀況下還能跑?這其實是蘇軍BT戰車的最大特色。蘇軍設計的BT系列戰車在戰車分類上被稱作「騎兵戰車」,主要的任務是戰地偵查和襲擾戰,在必要的情況下掩護步兵進攻。而BT戰車最大的特色便是加裝「克里斯蒂懸吊系統」,除了越野能力超強外,更能卸下履帶當成越野車行駛,而這套系統緣由自美國從未獲得標案的「克里斯蒂」戰車。不過當然單邊開戰車不是本戰車的基礎性能,這點請詳閱公開說明書。然後一輛不太能打戰車的突擊炮居然能一輛換三輛美軍的主力中戰車「潘興」.............
倒霉的克里斯蒂戰車。是全球第一輛採用克里斯蒂懸吊系統 |
順帶一提,那首BGM是芬蘭「當地」民謠,也是當時芬蘭軍隊對付蘇軍的音響地雷的歌曲(因為其頻率與地雷類似,被芬軍拿來排雷),特色是當米卡開啟本曲當BGM時在火力、機動性有絕頂加成(X
今天的少女與戰車與戰爭史到此結束,敬請期待續篇,也期待繼續高中在之後劇場版的表現~(等等你的天使文勒?!
--------------------註釋------------------------
註釋1:Erich von Mannstein(1887-1973),是位相當優秀的德軍將領,也是少數沒有加入納粹黨的德國陸軍元帥。他除了提出突擊炮的理論外,也提出了以裝甲兵主力從阿登高原入侵法國的曼斯坦計畫,成功擊潰沒有防備的英法聯軍而能順利佔領法國。也曾在東線指揮過克里米亞包圍戰和庫斯克會戰等戰役。
艾力克・馮・曼斯坦陸軍元帥,國防軍的天縱英才。也是日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防軍的重要創建者之一 |
註釋2:突擊群戰術(Stoßtrupp)是德軍在一戰末期開發的戰術,其主要是將步兵組成「突擊步兵」(Sturmbataillon),在砲兵集中火力攻擊敵方戰線結合部後迅速滲透進入敵方戰線後方,拿下敵軍指揮中樞造成敵軍混亂,並由後續兵團擴大戰果。此戰術結合英軍的J. F. C. 富勒將軍的裝甲集團戰術後演變成日後知名的「閃電戰」(Blitzkrieg)。
註釋3:大清洗是蘇聯在1930年代史達林對於蘇聯內部進行的整肅運動。這場政治迫害除了對於蘇聯政府和社會階層產生影響外,也嚴重衝擊蘇聯紅軍的指揮體系,自圖哈切夫斯基以降的紅軍高層超過半數被清洗殆盡,以至於1930年代蘇軍戰鬥能力嚴重下滑。在蘇芬戰爭、張鼓峰衝突和諾門汗戰役皆可以窺見大清洗對於蘇軍的影響。
註釋4:Simo Häyhä(1905-2002),史上被確認狙擊紀錄最高的狙擊手(505人),在柯拉戰役用沒有狙擊鏡的狙擊槍(因為狙擊鏡反光會暴露自己的位置)+超強的掩蔽技巧+移動能力創下如斯紀錄。奇幻自衛隊作者柳内たくみ便以此為題材寫作《狙擊冰風—雪妖精與白色死神》(臺灣東販出版)
席摩・海赫、芬蘭軍和對手的蘇聯軍。柳內たくみ以其在自衛隊的軍事經驗寫成該作,其軍事學質量頗高。順帶一提裡面有五個要領便當,一個臉部重創,還有一個女扮男裝。 |
註釋5:這也是為什麼在芬蘭的戰爭博物館可以看到蘇聯(幹來的)、英國、德國、美國、瑞典(援助的)等各國裝備。也是為什麼設定上繼續高中十分貧困的原因。
在芬蘭戰車博物館展示的KV-1戰車,是芬蘭軍繳獲自蘇聯的戰車,漆上芬蘭軍的軍徽。應該也是繼續高幹走真理高戰車的「KV-1戰車遭竊事件」原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