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ACG聯想】少女與戰車與戰爭史——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篇:戰車、紅茶、裝甲戰

少女與戰車與戰爭史——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篇
戰車、紅茶、裝甲戰


  一說到二戰裝甲兵的歷史,大部分的人第一個聯想到的會是「閃擊戰」——由德國名將古德里安所發展出的裝甲戰鬥戰術(不過其實閃擊戰還包括其他軍種間的搭配),第二個可能會想到英國所發明最早的戰車。但鮮少人了解的是,最早發展出裝甲集群戰術的不是德國,也不是發展出「大縱深戰役理論」的蘇聯紅軍,而是最早發明戰車的國度——英國。在此,作為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的參考藍本,筆者將介紹這個戰車的起源國與她在二戰戰車發展史的歷史。


一、戰車的早期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人類世界帶來全面性的衝擊,在社會、經濟上,由於總體戰(Total War)的開展,使得參戰各國開始強化本身的生產能量,全力為各國的戰事服務。而另一方面在軍事上也帶來直接的衝擊,但在一戰早期戰略卻沒有太大的變化,交戰雙方基本上還是延續著拿破崙/克勞塞維茨的會戰模式,在整個戰線發起攻勢,試圖在一場會戰中全面擊潰敵人主力等等。然而古老的戰術卻面對到近代戰術和戰爭科技的革新帶來的衝擊——鐵絲網與機槍構成了兩個壕溝間的「三不管地帶」,成為了雙方試圖進攻敵人的阻礙。突破僵局、打開戰線成為一戰西線戰場交戰雙方的重要課題。關於德軍的作法——突擊群戰術的部分留待日後介紹德國裝甲戰戰術時討論。雙方都嘗試想運用一些新科技例如毒氣、重砲、空軍轟炸來完成任務,但這都沒有徹底改變戰局。

  像是1916年7月,英法聯軍嘗試在索姆河發動對德軍防線的攻勢,但在德軍機槍的交叉火網和鐵絲網的阻隔下,第一天雖然借助一個禮拜的連續砲擊成功奪佔第一道陣地,但也付出了57,000人死亡的代價。而在9月中的一次攻擊中,戰場上出現了一個個鋼鐵怪獸,他們踏著緩慢而堅定的步伐往德軍防線前進。無法阻止這些鋼鐵巨獸前進的德國軍隊紛紛逃竄到後方戰線,這就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的戰車實戰。然後在隔年11月,英軍出動了400多輛戰車發起了康布雷戰役,也就是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裝甲戰。雖然此役實質上並未帶來太大的勝利,但開啟了戰車作為戰爭兵器的先河。

英軍的Mark I戰車
世界軍事史上第一輛實戰戰車,最早編制於英國軍隊的「重機槍分隊」。然而那場9月中的攻擊行動其實是一場沒經過審慎規劃的作戰。之後英軍使用Mark IV戰車發動康布雷戰役才是史上第一場裝甲戰役。大吉嶺似乎是想用Mark IV的稜角外型去頂起德軍的鼠式。

  而這種最早期的戰車——Mark I的發明者斯溫頓先生原本是位戰地記者。在他目睹英軍步兵在三不管地帶衝鋒並被機槍輕鬆掃倒後,遂突發奇想,認為應該製造一種載具,上面裝上鋼板,並以其重量和防護直接壓過鐵絲網、擋下機槍並突破敵人防線。英國陸軍對這種新兵器不置可否,但英國皇家海軍對此感到莫大的興趣,海軍大臣邱吉爾支持這項兵器的研發,成立了「陸上方舟」計劃,採購一輛農用拖拉機(履帶車)進行實驗,並在之後發展出了全球第一輛戰車Mark I,接著逐步改良到Mark IV,成為英軍突破德軍戰線的法寶。但此時的戰車故障率高、排氣系統不良且避震性能差,直到後來的戰車研發技術發展後才逐步獲得解決。而因應這種戰場新兵器的誕生,德國、法國也開始開發戰車與反戰車兵器。

斯溫頓(Ernest Dunlop Swinton, 1868-1951)
坦克之父。他觀察一戰壕溝戰下英軍士兵沒有意義的慘烈衝鋒,認為應當設計新式武器來因應這個新的戰局。也因此催生英國的「陸上方舟」計畫,設計出首輛實戰的坦克。

二、被遮蔽的裝甲戰術濫觴

  到了戰爭末期的1919年,一位英國輕步兵出身的陸軍上校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軍事計劃,他主張不要僅僅將戰車視作突破壕溝的工具,而是要把戰車當成切開敵人戰線、運用步兵所沒有的機動性一舉拿下敵軍指揮中樞,造成敵軍全面崩潰的主戰兵器。這就是所謂的1919計劃,也是所有裝甲戰術的起源。而提出這項戰術的軍事家,便是裝甲戰之父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J. F. C. Fuller)。富勒當時提出這項裝甲戰理論並未被軍事界重視,這當然包括騎兵派與裝甲派之間的鬥爭,和對於裝甲兵突破能力的懷疑。不過富勒還是啟發不少軍事界人士,包括英國極富盛名的軍事學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以及英國裝甲戰實踐的先驅,創建英國「沙漠之鼠」第七裝甲師的推手帕西・霍伯特(Percy C. H. Hobart)。

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J. F. C. Fuller, 1878-1966)
可以說是現代軍事學裝甲戰理論之父,日後德國、美國、蘇聯裝甲兵名將奉為圭臬的裝甲戰理論奠基者。本身也是位戰史學者,曾著有《戰爭指導》、《亞歷山大的將道》等軍事學專著。

巴塞爾・亨利・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 1895-1970
堪稱20世紀的克勞塞維茨,算是富勒的知音之一。在二戰初期便判斷英法陳舊的裝甲理論無法適應德軍的裝甲部隊進攻。之後任教於英國桑赫斯特軍事學院,也曾前往個軍事院校訪問研究。曾親自採訪許多德國將領,並以此訪問完成其對二戰史的研究。曾著有《戰略論:間接路線》、《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敗者觀點》、《第一皇家坦克團戰史》等書。
帕西・霍伯特(Percy Cleghorn Stanley Hobart, 1885-1957)
英國裝甲兵的實質締造者。雖然在英國陸軍內部騎兵派與裝甲派的鬥爭而投閒置散,但其培養的第七裝甲師(第1皇家坦克團與開羅機動部隊)為當時首屈一指的裝甲勁旅,之後還指揮作為西線特種救火隊的第79裝甲師。李德哈特稱其為難得一見的軍事天才,德國裝甲兵軍官在演習後舉杯慶祝時甚至會說:「為霍伯特乾杯。」以感謝其對裝甲作戰實務的貢獻。

  英國陸軍早期也願意嘗試這種新式的戰術,並成立了全球首支全裝甲的作戰部隊——裝甲實驗部隊,並在之後組建皇家坦克團。但這並不沒有改變整體英軍對裝甲戰術的認知。他們還是認為裝甲兵應當是掩護步兵的工具,而不打算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主戰兵種運用。也因此伴隨步兵的「行進射擊」是英國裝甲兵的主要戰術。而這樣分割裝甲集群與步兵協同作戰的戰術將為他們日後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富勒的裝甲集群的戰術反倒被德國拿來運用並痛擊英軍的裝甲部隊。

三、英國戰車設計史

  英國陸軍的戰車設計發展也大略和他國相似,到二戰前期之前各國並無具體的「主力戰車」(Main Battle Tank, MBT),而多半是伴隨步兵的步兵坦克與偵察使用的騎兵坦克。英軍的戰車設計也是這兩大系統,也就是所謂的「步兵坦克」與「巡洋坦克」。

大吉嶺與聖葛羅莉安娜流的行進射擊
步戰協同是英國軍隊的傳統。雖然能有效掩護步兵進攻,但將裝甲部隊平均攤給各軍而不是集中作戰的做法讓戰車數量不及英軍的隆美爾有了可趁之機,屢屢以集中裝甲兵力的做法逐步消滅英軍總量多但分散的裝甲部隊。英軍一直要到阿拉曼戰役才學會如何集中裝甲戰力,美國則在突尼西亞戰役親身體驗這個血的教訓。

  二戰期間的英軍步兵坦克的特色是重裝甲、低速、火力平平。最經典的案例就是英軍所生產的瑪蒂爾達II(Matilda II),其官方編號為A-12,又稱Mark II 步兵戰車。其正面裝甲厚達78mm,裝配英軍在二戰早期主力的二磅炮(早期英軍火砲計量單位為砲彈重量而非口徑),最高速度為24km/hr,戰車人員配置是常規的四人。最早配置給英國本土的作戰部隊和開羅機動部隊(開羅機動部隊之後與皇家坦克團共同組成第七裝甲師),並在法國戰役中展現其優秀的防護能力。德軍當時主力的Pak 36 37釐米戰防砲無法擊穿其正面裝甲,二、三號戰車也無法有效擊毀瑪蒂爾達。德軍後來依照禿鷹兵團在西班牙的做法,使用88釐米防空炮平射攻擊,才成功擊毀這種龐然大物。但英軍並沒有學得教訓,1941年在北非的「戰斧行動」仍憑恃瑪蒂爾達的重裝甲嘗試突破德軍對托布魯克港的包圍,結果被故技重施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運用88炮擊潰。不過瑪蒂爾達在太平洋戰場表現優異,日軍幾乎無法擊毀該型戰車。

瑪蒂爾達II步兵戰車
瑪蒂爾達之名源自於當時流行卡通中的一個鴨子的名字法國戰役期間,德軍的37釐米戰防砲無法貫穿英國遠征軍的瑪蒂爾達II與法軍的雷諾B1的正面裝甲,不得不採用88釐米高射砲平射的方式對付這些重裝甲戰車。而在TV動畫對上大洗學園的戰役中,因為瑪蒂爾達戰車速度其實並不快(公路:24km/hr;14km/hr),如果是要追趕美穗的指揮戰車四號D型(公路:42km/hr;越野:19km/hr)會很吃力。而大吉嶺的指揮車邱吉爾VII更為緩慢(公路:20km/hr),很難與瑪蒂爾達II協同作戰。
德國Sd. Kfz 7半履帶運輸車拖帶移動式的88釐米防空炮
在尚未開發出相應的大口徑戰防砲前,當德軍遭遇盟軍的瑪蒂爾達II、雷諾B1或是之後在東線碰上KV2等重裝甲戰車時,88釐米高射砲成為德軍有效的戰防手段。其射擊精度高,又因為是防空炮設計,砲口初速也極快。不過要注意的是德軍很早就有打算用此砲來充做戰防砲,而非前線官兵的突發奇想(畢竟防空炮的砲彈與穿甲彈差異甚大),隆美爾在阿拉斯戰役便大量運用88釐米防空砲對抗盟軍重戰車,這情況在北非戰場上也十分常見,成就其神砲威名(隆美爾時常製作用88釐米砲+地雷陣的「魔鬼花園」引誘英軍深入,英軍也屢屢上當)。而德軍日後威震天下的虎式戰車的主砲便是以88釐米防空炮作為藍本設計的戰車砲,此外也有相應的戰防砲版本。

  之後英軍又開發出了瓦倫丁戰車(Valentine),也就是所謂的Mark III步兵戰車,也參與了北非戰役和太平洋戰爭,甚至成為英軍援助蘇聯的主力戰車車種之一。而瓦倫丁的下一代步兵戰車——邱吉爾戰車(Churchill)在速度與瑪蒂爾達相差不大,但裝甲更厚,到了大吉嶺所指揮的邱吉爾VII型的正面裝甲甚至厚達152mm。而火砲上也從二磅炮逐步演變升級成六磅炮以及VII型所裝載的QF 75mm炮,也有安裝95mm榴彈砲的版本,甚至在「百夫長」、「挑戰者」、「彗星」等戰車列裝前,也曾考慮將英軍最強的戰防砲:17磅炮安裝在邱吉爾上,也就是所謂的黑王子步兵戰車(Black Prince,英法百年戰爭中英軍名將黑王子愛德華的暱稱),只是該方案最終並沒有實際投產。此外,因應戰場的各種情況,邱吉爾與當時盟軍主力的M4雪曼戰車都有一些奇怪的改裝版本(像是除雷、回收戰車、架橋、噴火、工兵爆破炮等功能),而這隻稀奇古怪的改裝戰車配置在英國裝甲戰實踐先驅帕西・霍伯特指揮的第79裝甲師,成為應付西線戰場各種突發狀況的特殊單位。

瓦倫丁步兵戰車
英軍嘗試取代瑪蒂爾達的步兵戰車,其速度更快(24km/hr),但其裝甲比瑪蒂爾達更薄,火力則在逐步升級改裝後能安裝比瑪蒂爾達更為強大的六磅砲和QF 75mm砲,但同樣無法抗衡德軍的重戰車與88砲。瓦倫丁戰車有相當多作為運補物資送往蘇聯,因為其可靠性而備受蘇聯裝甲兵肯定。
邱吉爾Mk VII步兵戰車
邱吉爾戰車早期採用的是二磅砲,但產量較多的Mk IV採用的是威力較強的6磅炮,但因為步兵掩護的需求和德軍戰車的強化,英軍為其加裝新式的QF 75釐米砲,車體和裝甲皆有增寬,同時也重新設計了砲塔。
邱吉爾Mk V,加裝95釐米榴彈砲版本
黑王子步兵戰車
由於英軍在實戰時常遭遇德軍的優勢中戰車,也因此催生將重裝甲的邱吉爾戰車加裝17磅泡的想法,同時也因為美軍雪曼戰車的影響,開始試圖設計機動性較佳,介乎於步兵戰車與巡洋戰車的新車種(主力戰車原型),但因為17磅炮的火炮系統在原先的邱吉爾戰車砲塔內是難以安裝的,也因此加寬砲塔,因而增加重量,甚至為了淺輕履帶的負重而加寬履帶,但馬力並沒有增加的結果使得該款戰車速度緩慢,而英國新式戰車克倫威爾、彗星逐步的問世和百夫長戰車的設計最終讓英軍放棄該戰車計畫,也因此該戰車並未正式投產。黑王子之名源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英軍名將黑王子愛德華
邱吉爾架橋戰車
為了因應大君主行動及之後在法國地區多樣的作戰環境,盟軍將戰車改造成各式特殊用途戰車。美軍主要是使用雪曼戰車進行改造,英軍則多半使用邱吉爾進行改裝,像是噴火戰車(有兩款)、安裝290釐米臼砲的工兵戰車、裝甲回收車、裝甲架橋車、排雷戰車、更大的架橋戰車以及英軍的袋鼠裝甲運兵車底盤。這些戰車多半建置於帕西・霍伯特指揮的第79裝甲師之下。

  至於聖葛羅莉安娜第一快車(最橫衝直撞的笨蛋)玫瑰果所領導的戰車小隊則是在英軍在北非發動「十字軍行動」時所投入的新式巡洋戰車——十字軍戰車(Crusader,官方編號為A-12,MK III巡洋戰車)。不同於步兵戰車,巡洋戰車顧名思義與海軍的巡洋艦功能相同,主要角色為偵察和巡邏。由於巡洋戰車主要是作為快速偵察使用,在設計上強調的是高速性能(65km/hr),但因此犧牲掉裝甲,而火力也平平。也因此十字軍戰車雖然登場時是北非戰場的最新式戰車,但實際上卻沒有太強的反裝甲能力與防護能力,英軍在北非戰場的主力還是美製的M3格蘭特戰車(與大洗學園的兔子隊採用的M3李式戰車一樣的基本構型,但在37釐米炮炮台設計上有所差異)及之後的M4雪曼。十字軍I、II型配裝的是二磅炮,III型(聖葛羅莉安娜學院配備戰車)才換裝反裝甲性能較佳的六磅炮(57mm口徑,國軍也有引進其美規版本)。等到英軍列裝性能較佳的M4雪曼和國產的克倫威爾(Cromwell)後十字軍便逐步退居第二線,有些則改裝成防空炮版本以作為戰地防空使用。克倫威爾戰車所使用的QF 75釐米砲與大吉嶺座車的邱吉爾VII大概相同,在反裝甲火力上勝過英軍原先主力的六磅砲,不過後來英國軍方發現克倫威爾碰上德軍的重戰車還是無能為力,基本上只能靠著英軍將M4雪曼裝上威力驚人的17磅砲而成的雪曼螢火蟲龜點對抗。也因此英軍漸漸揚棄了戰防火力不足、速度緩慢的步兵戰車與防護能力低下的巡洋戰車,開始設計一系列的主力戰車,使其具有相當的速度,較強的防護能力與大口徑的主炮,應運而生的正是世界史上第一種主力戰車——百夫長戰車(Centurion),而沿著巡洋戰車研發路線的彗星戰車(Comet)也開始成為取代克倫威爾的重型巡洋戰車主力。百夫長在戰後有許多的改造版本,包含之後生產的QF 20磅砲,以及冷戰期間盟軍戰車主力戰車砲的L7 105釐米線膛炮等。以色列陸軍將百夫長戰車與超級雪曼在中東戰爭中搭配使用,並成功擊潰配備蘇製戰車的阿拉伯聯軍。不過百夫長的研發已經到二戰晚期,所以百夫長的投產並沒有對二戰歐洲戰場造成較大的影響。

十字軍III巡洋戰車
最早被英軍運用於北非戰場,由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坎寧安中將指揮試圖打通與北非要港托布魯克聯繫的「十字軍」行動。但由於該款戰車一來是巡洋戰車,面對德軍戰車其戰防能力與防護能力不佳,二來英軍裝甲兵也並不習慣這款新式戰車,因此在十字軍行動中英軍的十字軍戰車損傷甚多。III型所採用的是新式的六磅砲,再戰防火力有相當程度的提升。

左:M3格蘭特中型戰車;右:M3李中型戰車
在美國援助英國在北非的第八集團軍M4雪曼戰車之前,美國製造的格蘭特和李成為英國北非部隊的主力。後有一部分戰車被調往緬甸戰區參與和日軍的作戰。其命名如同雪曼為南北戰爭期間的北軍將領一樣,個別是南北軍的名將。此二型戰車基本上都是配備一門75釐米主砲和一門37釐米副砲,但可以看到這兩款戰車的砲塔設計有所差異。指揮塔位置也所有不同。
克倫威爾巡洋戰車
英軍繼十字軍後的主力巡洋戰車,其速度雖然比十字軍稍慢,但其配備QF 75釐米砲的戰防威力遠遠勝過了裝配二磅/六磅砲的十字軍。克倫威爾戰車也因此成為日後在歐陸戰場上英軍的主力。雖然在碰到四號等德軍主力戰車時不落下風,但碰上德軍的重戰車時還是會發生如同波卡基村戰鬥的慘劇,因此後來逐步被採用改裝型17磅砲的彗星巡航戰車取代。克倫威爾之名源自於英國內戰期間名將與共和時代護國主克倫威爾,其著名的鐵騎軍也正符合克倫威爾戰車在英軍裝甲部隊的定位。
配備17磅炮的雪曼螢火蟲戰車。
早期的二磅砲與六磅砲漸漸無法對抗德軍的重戰車,尤其當盟軍在北非戰場遭遇德國新式的虎式戰車時,盟軍的戰車基本上無力與之正面抗衡。也因此英軍改造了美國製造的雪曼戰車以及相同底盤的M10狼獾式驅逐戰車,為其加裝英國製造的高初速+特製彈藥的17磅砲(76.2公釐),成為了螢火蟲戰車與阿基里斯戰車,是一種應當是過渡型但卻無形成為主力的案例。雖然德軍也了解英軍擁有此戰車並指示裝甲部隊優先攻擊螢火蟲,但英軍通常採取事先埋伏的方式有效減少螢火蟲的損傷率,而大大提高德軍裝甲部隊的傷亡率。像是曾在波卡基村戰鬥中單車擊毀英軍23輛戰車與28輛各式軍車的米歇爾・魏特曼便是死於由炮手喬・艾金斯所指揮的雪曼螢火蟲的埋伏。
此外,這張照片跟上述的瓦倫丁戰車都可以看到英軍的裝甲兵服裝——裝甲兵夾克+黑色貝雷帽。
市場花園行動期間在奈美根大橋佈置17磅炮的盟軍
QF 17磅炮Ordnance QF 17-pounder)是一款盟軍得以正面抗衡德軍戰車的成功設計。其採用的砲彈APCBC(風帽被帽穿甲彈)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可以在1000公尺貫穿126-161釐米的均質鋼甲。採用APDS(脫殼穿甲彈)的穿深數據更是大幅提升,可以在1000公尺貫穿233釐米的均質鋼甲。相較於德國88釐米戰防砲系列採用的是長炮身的做法,17磅炮是透過增加膛壓的方式增加砲口初速以強化穿甲性能。
百夫長主力戰車
作為全球戰車史上第一輛主力戰車,雖然因為是處於二戰後期開發,直到戰爭結束前只有六輛戰車被送往戰場而從未能在二戰扮演關鍵作用。但此款戰車卻在中東戰場大放異彩。以色列陸軍使用百夫長戰車搭配裝載105mm戰車砲的超級雪曼,屢屢擊退裝配蘇製戰車的阿拉伯聯軍,尤其在贖罪日戰爭中以100輛戰車成功在戈蘭高地擊敗配有500輛戰車的阿拉伯。在劇場版大學選拔隊中出現的百夫長是早期型號,裝配的是英軍當時最強的17磅砲。之後的改型改裝20磅砲(自Mark III以降,此款戰車砲另安裝於御夫戰車上)以及之後北約通用的L7 105mm線膛砲(Mark V/2)。Mark I的砲塔裝甲厚達152mm,前裝甲達76mm,後、側裝甲達38mm。最高速度達35km/hr,是一輛專為裝甲戰設計的優秀作品。
彗星巡洋戰車
因為克倫威爾戰車在實戰中還是無法對抗獵殺戰車能力優秀且重裝甲的德軍戰車,英軍於是嘗試將17磅砲安裝在克倫威爾戰車上,於是先產生了「挑戰者」戰車。但挑戰者戰車仍有許多結構缺陷,尤其是17磅砲過大的砲尾造成砲塔空間問題。因此英軍重新設計,將17磅砲改為較小倍徑(倍徑=砲管長度/火砲口徑,倍徑越長,砲管就越長,砲彈停留在砲管加速和旋轉增加,初速跟穩定度就越高),雖然戰防能力有一定下降,但還是勝過克倫威爾的QF 75mm砲。而底盤設計沿襲自克倫威爾,在速度上也還是能保持著巡洋戰車的迅捷度,成為西線戰場的優秀裝甲戰力。

  不過瑪蒂爾達II、邱吉爾VII、十字軍III這似乎不是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的全部家當,起碼在劇中聖葛羅莉安娜還有兩款戰車,一輛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改進型Mark IV,大吉嶺似乎想以此戰車進行對德軍鼠式戰車的「抬高」作戰。至於另一輛則是在劇場版中,面對大學選拔隊以美軍T-28超重型戰車進行突破時,大吉嶺表示如果有帶「土龜」來就好了。大吉嶺口中「土龜」正是與T-28相對的「土龜」超重型突擊戰車(Tortoise heavy assault tank)。其設計上強調超厚的裝甲(228釐米,比T-28的300釐米稍薄),並加裝大口徑主炮(QF 32磅砲(96釐米),為英軍最大口徑主炮,相對T-28為 105厘米的T5E1炮),這兩種奇形怪狀的戰車主要設計目的是突破德軍自進佔萊茵非武裝區以來所構築的「齊格飛防線」。雖然最終T-28跟土龜並未量產,但盟軍還是透過強大的陸空聯合兵種壓制成功突破齊格飛防線。而突出部戰役的反攻也讓盟軍鞏固在安特衛普的補給線,同時也從低地國地區迅速反攻,奪下了連接萊茵河的雷馬根大橋,為盟軍日後對德國本土的推進奠下基礎。
土龜重型突擊戰車
與T-28戰車相同,其設計概念主要是要突破德軍堅固的防禦工事,因而配備有可以炸破德軍公視的大口徑主砲以及超厚的正面裝甲。雖然實際上因為速度過慢,在實戰上似乎很難有什麼實際作用。而且其最大假想敵——德國齊格飛防線後來運用盟軍的陸空優勢直接貫穿,所以土龜最終並未能派上用場。

四、英國軍隊與聖葛羅莉安娜,一個被放大的符號集合體

  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在角色設計上相當程度上參考甚至是放大了英國軍隊的特色。這形成聖葛羅莉安娜有別於其他軸心國系統和美軍系統的獨特軍風。首先要討論兩個英國軍隊被刻意擺置/放大的傳統。

  第一個是聖葛羅莉安娜學院的軍裝。在日常服上基本上是參考英國傳統女子學校的校服,包含了領帶與長袖毛衣這種被視為傳統英國女校制服元素。而在戰車道比賽中,英國最具代表性的軍隊——英國御林軍(全球史上建置最早的部隊番號,不過直到如今還實際具有軍事功能的最早番號部隊是教宗的瑞士侍衛隊)步兵衛隊的紅色上衣。可以注意的是英國御林軍有五個聯隊(擲彈兵、冷溪、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其有各自的領章,其細部的服飾配備也有所差異。聖葛羅莉安娜則是自創了老鷹徽領章,其鈕扣排法類似擲彈兵的均勻排列但其領子跟上述的步兵衛隊採用的立領皆不同。當然,英國裝甲兵其實是不會有這樣的禮儀式服裝,尤其在作戰時基本上是穿類似美軍的裝甲兵夾克(可以參閱桑德斯附屬高的軍服),而且英國裝甲兵最大的特色——黑色的貝雷帽並沒有出現本作中。我們可以從照片中的英軍戰車組員看到這頂黑色的扁帽,這種軍帽也是歐洲系統的軍隊的特色。英軍之所以採用貝雷帽作為裝甲兵制式帽主要原因是帶鋼盔會影響裝甲兵在狹隘的空間操作戰車,鋼盔也會碰撞到戰車內的儀器導致儀器毀損,而軟帽類的貝雷帽一則體積小,二則柔軟,可避免裝甲兵乘員撞傷頭部。因此黑色貝雷帽成為英軍的重要標誌。而這頂帽子最知名的代言人正是在北非戰場擊敗隆美爾的英國名將——伯納德・蒙哥馬利,他在他招牌的黑色貝雷帽上罕見地掛上裝甲兵徽和將軍章。
穿著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戰車夾克的大吉嶺與橙黃白毫
一般而言,英國裝甲兵制服應該是像前面二戰英軍照片一樣穿著裝甲兵夾克和黑色貝雷帽。不過英國裝甲兵最大的特徵:黑色貝雷帽僅作為二戰軍迷間廣為流傳,無法直接使人聯想英軍,是故製作組選擇最能代表英國軍隊的英國御林軍制服作為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園的裝甲兵夾克。但實際上此應為禮服而非戰場使用的作戰服。
英國外相威廉・海格與英國御林軍擲彈兵衛隊準備迎接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阿都拉薩
英國御林軍步兵衛隊有五支聯隊,其中位階最高者即為英國擲彈兵衛隊。可以觀察到其領口繡上一枚17-18世紀的手榴彈。當時因為手榴彈重量極重,且是在當時列陣步兵的第一排作對敵軍的先行火力壓制,一則需要臂力極強,二則需要大無畏精神,也因此各國皆以「擲彈兵」作為其軍隊的菁英部隊象徵。像是納粹德國期間便將其國防軍步兵稱作擲彈兵以張顯德國軍隊的光榮傳統。此外,作為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的代表歌曲——《英國擲彈兵進行曲》也是紀念該部隊的軍歌。

伯納德・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 1887-1976)
在英軍遭逢托布魯克淪陷和馬特魯戰役慘敗後,英軍中東戰區總司令奧金萊克在第一次阿拉曼戰役後被撤換,而其直接指揮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原定的指揮官戈特因為座機為德軍擊落而陣亡,由蒙哥馬利臨時接手第八集團軍指揮英軍在阿拉曼戰役對抗銳氣勃勃的隆美爾非洲軍。蒙哥馬利充分發揮英軍的優勢在阿拉曼擊敗隆美爾,並最終將其逐出北非。之後大君主行動後,指揮歐陸英軍參與西線戰事,並一手策劃那起失敗的市場花園行動。其性格和指揮風格使他與盟軍高層屢有衝突,但仍是英國當時極為重要的陸軍名將。
蒙哥馬利元帥正是黑色貝雷帽的重要代言人,可以看到蒙哥馬利黑色貝雷帽的裝甲兵徽上正是一輛Mark I戰車。

  另外一個問題是聖葛羅莉安娜相當程度的反映了英國的茶文化,也反應英國軍隊相當怪異的軍風。當然實際上英國裝甲兵是不可能邊戰鬥邊喝茶,但英國軍隊嗜茶如命的特色倒是真的廣為流傳在軍事界,而且實際上也真的有類似的狀況。像是當各國軍隊的戰鬥口糧已逐步採用化學藥劑加熱食品時(例如美國MRE採用化學藥劑加熱,解放軍採用石灰+水的方式加熱),英軍還是保留較不方便的固體燃料爐加熱食品,因為英國軍隊需要有加熱器可以燒水沖茶。此外,英國戰車還有有個特別裝置——Vessel Boiling Electric, VBE,這種電熱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英國裝甲兵可以在戰車內煮茶。這或許正是為什麼英軍戰車速度比他國戰車稍慢的原因(速度太快紅茶會灑出來的(X)這產品自1945年安裝第一代VBE在百夫長戰車內後,到1960年代時已改進到第三版(英國人在很多意義上頗具創意和傳統),現代則是Cooking Vessel FV706656電熱水壺,安裝在英軍的現役主力戰車、步兵戰車(此處的步兵戰車是現代的裝載步兵裝甲車,不是二戰期間的步兵戰車脈絡)。此外,在二戰期間最大的傘兵作戰——市場花園行動中,美國盟友便一直抱怨英國人堅持喝茶的傳統延誤了地面部隊第30軍的移動,最後導致英軍不能及時趕到安恆支援英軍傘兵而行動失敗。雖然實際上英軍在道路的調度混亂和德軍在道路上的伏擊才是主因,不過美國盟軍的抱怨反映出他們對英國人的看法。此外,筆者也曾閱讀過英國士兵在正在飛行的滑翔機內煮茶的紀錄,而煮茶的機艙塞滿了英軍的迫擊炮彈!只能說不愧是會在冷戰時想到如何在核子戰爭中保存茶葉的民族,英國人總是在奇怪的地方堅持。
Vessel Boiling Electric, VBE
英軍早期使用的電熱水器
Cooking Vessel FV706656
英軍現金使用的電熱水器,甚至連英軍出售給各國軍隊的裝甲車輛都作為正式配備裝入車內。

  然後鏡頭擺回劇場版,我們也能從劇場版的內容找到許多英國軍隊的元素。像是當大洗學園準備戰鬥前夕,聖葛羅莉安娜的摩斯電碼操作員橙黃白毫正向其他戰車道學校進行通訊,並傳遞了以下的訊息:「秋日的小提琴,久久的悲鳴,反覆刺痛著,頹廢的心靈,相逢於北陸,共飲大吉嶺。」(千夏翻譯組),這首改編詩的原典是法國詩人保羅・魏爾倫(Paul Verlaine, 1844-1896)所著的〈秋之歌〉(Chanson d'Automne)。原文的中譯是:「秋天的小提琴,那長長的嗚咽,用單調的憂鬱刺傷我心。窒息難忍臉色蒼白,當鐘聲敲響,我回想起舊日的時光不禁悲泣;我走向這惡風,風吹得我或東或西,就像是一片枯葉。」這首詩雖然在世界文學史上並非極其重要者,但卻是一首相當具歷史意義的詩。因為在D日(6月6日,大君主行動,盟軍登陸諾曼第)前一天6月5日,英國BBC法語電台向法國地下反抗軍組織(可能包括馬克・布洛克先前的部隊)傳遞了這首詩,要求法國反抗軍在登陸前夕展開對法國境內橋樑、道路、鐵道破壞工作,以阻礙德軍的指揮調度。盟軍多年來運用無線電廣播這種手法來與地下反抗軍聯繫。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的劇情中出現的「波特觀察」這樣的非法廣播便是反映當時法國境內收聽BBC的狀況。儘管根據德國戰時法令會處死這些收聽BBC廣播的人(從這點來看我們十分幸運),但根據BBC統計,還是有超過六百萬人曾在德佔區收聽BBC廣播。(臺灣在戒嚴時期也有類似的情況,中共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基本上也是禁止收聽)。
大吉嶺與橙黃白毫正在用摩斯電碼向各戰車道學校發布《秋之歌》,背後則是超級機密解碼器
二戰期間,盟軍運用BBC廣播電台與潛伏在歐陸的SOE、OSS等特殊情報幹員與西歐地下反抗軍聯繫,連連策劃許多的破壞行動與收集許多德軍情資。超級機密解碼器則是當時艾倫・圖靈為了破解德國複雜的恩尼格瑪密碼機而設計的運算機。但因為恩尼格瑪本身的複雜性,所以一直到英軍繳獲在俘獲的德國潛艦中的密碼本與密碼發訊器後,才有較重大的突破,並成為盟軍對付德軍的重要武器。
《模仿遊戲》宣傳海報
其主要是介紹英國科學家與電腦、人工智慧先驅艾倫・圖靈(班乃迪克・康柏班區飾演)在布萊奇利莊園設計超級機密的故事。也探觸到圖靈作為同性戀身份的問題(他當時因此被迫化學去勢),直至近日才為英女王赦免。

  而在大吉嶺和橙黃白毫背後的正是英軍能夠在二戰中克敵制勝的重要關鍵——ULTRA「超級機密」的解碼器。二戰時這台機器是放在英國的布萊奇利莊園內,主要是為了破解德國的電碼系統「恩尼格瑪」(Enigma,德國設計的機械式編碼系統)而使用的精密系統,其發明者這是日後的電腦之父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1954,其故事可參閱2014電影《模仿遊戲》)。而聖葛羅莉安娜則是把解碼器放在他們的學園艦——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皇家方舟號航母曾參與1941年的圍殲俾斯麥號行動,其艦上的「劍魚」魚雷轟炸機(在劇場版最後驚鴻一瞥)將俾斯麥號舵機擊壞,成就其斷腿王的封號(1940年參與英軍的塔蘭托空襲,重創三艘主力艦和一艘巡洋艦,1941年在馬塔潘角海戰中擊中維內托號舵機),也讓英軍得以捕捉俾斯麥。

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學園艦——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方舟號
「皇家方舟」是英國傳統艦名,像是剛退役的英國皇家海軍航母亦為皇家方舟號。而這艘在二戰期間的皇家方舟號則在圍攻俾斯麥號時發揮關鍵作用。只是最後仍為U艇擊沈。

劍魚魚雷轟炸機
是英軍在二戰期間的主力雙翼魚雷機。其作為少女&戰車中的場景出現。雖然是速度緩慢的雙翼機,但因為其穩定的性能和相當強的裝備兼容性而廣受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歡迎。

五、小結論

  相當有趣的是,聖葛羅莉安娜的作戰方式應該比較偏向後期英軍的裝甲指揮戰術。雖然還是會強調早期步戰協同的行進開火,但基本上已經會集中裝甲兵力,而且在作戰上也採用的是謹慎推進的做法。雖然像是聖葛羅莉安娜對上黑森峰時採用牽制戰術,並由大吉嶺座車趁隙直接進攻黑森峰旗車,但一則QF 75mm炮難以穿透虎式的裝甲,二則虎式的88釐米可以輕鬆擊穿邱吉爾,三則虎式的戰術機動和速度也勝過邱吉爾,無怪乎聖葛羅莉安娜會慘敗。畢竟英軍對付德軍戰車通常不會是運動戰而是陣地戰,像是在北非是集中火力在高地與戰防砲、炮兵進行聯合打擊,在歐洲則是利用裝配17磅炮的螢火蟲和阿奇里斯驅逐戰車在精心設計的陷阱設伏。像是德國裝甲王牌,在波卡基村戰役單車擊破英軍23輛戰車和28輛軍車、裝甲車的米歇爾・魏特曼(也是西住真穗的座車編號212的原典)便是死於由炮手喬・艾金斯指揮的雪曼螢火蟲伏擊。從這點來看,大吉嶺已逐步邁向裝甲集群的戰術運用。只是英軍戰車研發線還是偏向極快的巡洋戰車,造就出類似隔壁學院的衝鋒笨蛋;或是極慢的步兵戰車,以緩慢而堅定的行進。其中我比較難理解的是為什麼聖葛羅莉安娜不拿個彗星、克倫威爾還是黑王子之類的強化其戰車作戰能力(都有錢買土龜跟紅茶了(X)。但整體而論,聖葛羅莉安娜在戰車道中是中級的對手(上級應該為黑森峰或是真理,某琴魔的戰車實在太鳥…)。而其作戰風格是處於謹慎推進、集中火力。這比較偏向蒙帥的風格,無怪乎較偏向隆美爾風格(大膽、創意、放手讓手下表現)的美穗軍神會栽在她手上。

  綜觀而論,其實聖葛羅莉安娜正好是符號化英國的集合體,除了凸顯出這個戰車、紅茶、裝甲戰之國外,也為這不劇場版增添不少趣味(槽點)。



參考書目
J. F. C. 富勒著;周德等譯,《裝甲戰(野戰勤務條令(三))》,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

李德・哈特著;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臺北:麥田出版,2007。

李德・哈特著;鈕先鍾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三冊)》,臺北:麥田出版,2008,二版。

考李留斯・雷恩著;黃文範譯,《奪橋遺恨:市場花園行動作戰》,臺北:麥田出版,1994。

賽門・辛著;劉燕芬譯,《碼書:編碼與解碼的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王懿,《帝國精銳:二戰德國特殊部隊》,臺北:知兵堂出版社,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