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系統化(Magic Systemized)?:系統魔法與傳統魔法在奇幻小說的論爭
魔法,是一種在現實中尚未經過證實的,催動並控制能量的方法,大多牽涉具神秘色彩的力量或是行為。廣義而言的魔法(包括下文所提及的仙術、妖術等)多為依附在特定信仰體系之下,為信仰者所相信,能夠引發超自然現象的法術形式。至於狹義的魔法則專指歐洲文化中所認知,冠以魔法之名的術法。尚未被證實而亦無神祕學說法的超自然現象通常被歸類為科學的範疇,不能稱之為魔法,而一般中文慣稱之"魔術",雖英名相同,實則屬於戲法,在此亦不討論。
以上所引述為維基百科中對於魔法的定義,「魔法」這個詞彙源自於和制漢語傳入中華文化圈,中國自古未有該詞彙。而對於另一個影響臺灣的國家與「魔法」的發明者日本而言,一方面整理自己國內的妖怪傳說而形成的妖怪學透過西方人類學、民俗學的研究方式開始出現(註釋1),另一方面,西方魔法奇幻要素開始出現日本的文學創作,甚至開始出現在日治時期發行的臺灣報刊中,可見臺灣的西方奇幻文學創作已具有一段歷史。但對於近期有關魔法的創作上,魔法的闡述開始出現很大的變化。
隨著科幻小說開始大行其道,小說對於魔法的闡述已不再是過去模糊不清的模式。過往對於魔法的描述相當簡單、抽象、神秘而不知其理,像是在奇幻大作《魔戒》當中,讀者可以觀察作者在描述甘道夫時,幾無描述其魔法的原理而多強調魔法本身的效果,而讀者無從得知魔法的運作原理,更沒有所謂的魔法理論。但現今的魔法已經開始出現多元的樣貌,早期傳統的魔法開始出現大轉變,而開始嘗試將其「系統化」、「規範化」。
近年來,受到科幻小說中對於設定的要求,開始出現不少對於魔法的設定,這些的強大設定也開始闡述魔法的構成與原理。諸如近年相當強勢的「TYPE-MOON」世界觀便開始由作者重構了世界觀與魔法觀,並對魔法進行了再定義。像是對於「魔術」與「魔法」差異的解釋,已經開始影響到其他作者創作同為奇幻類型的小說(註釋2)但對於魔法或魔術的運作原理, TYPE-MOON仍沒有完整的闡述,在魔法/魔術的操作上也尚無完整系統化的論述,各種魔術師與魔法使之間並無類同的魔法、系統化的魔術,更無對魔法、魔術的原理進行探討。
不過若以另一部結合科幻、奇幻之輕小說作品《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為案例來看,便可略窺此系統化魔法的特性。像是在本書開頭描述魔法的形成:「超能力以魔法建構成技術體系,使得魔法變成一種技能,於是「超能力者」便成為了「魔法技師」。」魔法就此成為了一個『技術體系』。作者佐島勤本人為系統工程師出身,故其在魔法世界的設定上是將魔法視為電腦程式,並賦予魔法可計算性與可規範性。因此產生魔法的標準化,讓魔法變成一個可以有效計算成本、同時必須透過固定管道使用的物件。以遊戲設計而論,此為魔法在奇幻遊戲中必經的過程,畢竟傳統魔法的論述是具有相當多的不確定性與神秘性甚至是不可視性,而這在遊戲設定中是相當麻煩的。因此當MP(Magic Power)出現時,魔法成為一個可被計算的事物。而這種魔法被量化的過程也在輕小說中出現,《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對於魔法繁複的定義與設定常常使一般讀者望之卻步,但卻也吸引不少讀者——當魔法是看似相當龐雜但又能夠被理解時,魔法的神祕性便逐步消失。與之相對的,魔法被運用在戰鬥層面上更能凸顯某些角色在魔法操作上的技巧純熟以及該魔法的艱澀。像是司波達也在第一集向眾人解釋他擊敗服部範藏的理由:
對於魔法師來說,想子就像是可以辨識的光線或音波一樣感覺得到,這是使用魔法的必要技術。不過會產生一種副作用,就是魔法師置身於預料之外的想子波動時,會有種自己身體真的在搖晃的錯覺,這種錯覺甚至會影響到身體⋯⋯(註釋3)
接著透過與他人的對話,說明達也是運用『波動合成』的方式「震暈」服部。而市原鈴音提出的疑問更凸顯達也擊敗服部的技術是如何艱深的技巧:
「
⋯⋯即使同樣是震動魔法,只要魔法師設定的波長或頻率不同,相應的啟動式也會有些微的差異。自動複製並使用相同啟動式的循環演算,應該無法製造出『波動合成』所需的不同波動。雖然只要將定義頻率的部分設為變數,就能連續產生『波動合成』所需的不同頻率的波動,但除了座標、強度與持續時間,居然將頻率也設為變數……難道你做到了這種事?」(註釋4)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三集動畫場景中市原鈴音解釋波動合成的原理,動畫中所呈現給觀眾的是魔法相當科技的一面,也是作者主要想闡述的魔法特性。 |
從上述引文可以看出,作者在此透過對於原理的描述,讓讀者能夠直接了解達也作為魔法師的技巧,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形塑主角所使用的魔法的特性。這也正是系統化魔法的魅力:在形塑角色能力的同時,讀者也能夠自行推敲出魔法的原理。原先不能理解只是覺得十分強大的魔法成為可以被理解的事物。這也有助於同人作品的創作,給同人作家更多的基礎可以製作該作品的架空人物或能力。這樣的魔法系統化的作品並不獨見於《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其他的日本輕小說作品也開始有這種傾向,像是在魔法組織上詳細設定,並在設定上將魔法與科技並存的《魔法禁書目錄》、將陰陽道科技化、重構的《東京闇鴉》也都具有類似的特徵。TYPE-MOON世界觀相較之下雖也具有相當程度的系統化,但TYPE-MOON世界觀仍保持著魔法的神秘感,使魔法相較之下雖然依舊神秘,但龐雜的設定讓它變得頗有深度。
《東京闇鴉》第四集動畫中土御門夏目開給春虎的書單。魔法學校等奇幻教學機構的出現其實也是一種魔法系統化的具體展現,尤其是學校所提供的魔法是經過系統化過後的課程,課本也是系統化後的文本。 |
這樣魔法系統化的趨勢,若用日本妖怪學的發展而論,也可以說是一種理性解構魔法的開端。當年投身日本妖怪學的民俗學者柳田國男、教育學者井上圓了等人在明治維新的日本大量引介西方學術思想之際,吸收西方民俗學研究、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開始一連串的重構、再現日本的妖怪譜系,將各地散雜的『零落神靈』(註釋5),轉換成代表日本文化之一的妖怪。同樣的,魔法的神秘面紗在近代科學的發展與迷信破除的風潮下,逐漸轉換成『魔術』(TYPE-MOON定義),而這些吸收西方科幻小說元素、科學化魔法論述與解構魔法的作家們也同樣的再造他們所認知的魔法,也因此產生了魔法系統化這個相當有趣的創作形式。
近年來西方奇幻小說界也有許多諸如《迷霧之子》等系統化奇幻作品,但也有不少小說家呼籲要回歸到傳統,筆者在此稱他們為「傳統魔法」與「系統化魔法」做區隔。英國知名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註釋6)曾言道“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極度先進的科技與魔法是無法區別的),另一方面美國科幻漫畫Girl Genius透過主角Agatha Heterodyne則說了一句反向論述“Any sufficiently
analyzed magic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science.”(充分解析過的魔法與科技是無法區隔的)。對此,部分西方奇幻作家向這樣的論述開戰。美國奇幻作家N. K. Jemisin(註釋7)稱:現在讀者抱怨以前的奇幻作品中的魔法沒有邏輯、限制、等價交換、一致性等等,但這都不是奇幻應有的東西啊?如果想看這些,為什麼不去看科幻小說?奇幻不是應該有與科幻不同的基礎假定嗎?Jemisin直言,魔法應該具有不確定性與神秘性,才能保有魔法應有的魅力。魔法一直以來與生死具有相當親密的關係,是神可以動用的力量。諸如《地海》中的魔法師(註釋8),他永遠都不知道他使出的魔法的內容是否一定有效,每次的魔法都是一場不可預測且不重複的實驗,至多就是訓練有素的魔法師能夠稍稍預測其成果。魔法應該是個直觀的事物,而非經驗主義累積的法則。他在文末批判龍與地下城(D&D)為了顧及遊戲平衡解構了魔法致使遊戲失去原有的神秘與樂趣(註釋9)。
如同另一位蘇格蘭奇幻作家Brian
Ruckley的論述(註釋10),魔法系統化與否端賴於你的創造角度。(註釋11)系統化魔法帶給觀眾可預測性,使劇情是可以被期待的。但同樣的,也可能失去魔法的不可預測性。
如果我們回溯過往對於魔法的論述,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魔法」的發展也是一個系統化的歷程。魔法的建構的理論基礎之一四元素論也是經過一段「被統一的歷程」(註釋12),而鍊金術、占星術、卡巴拉也是經過一段組成和單一化的過程。而到了近代,魔法被賦予一個新的意義。魔法被近代神秘家重構,混合巫術、鍊金術、占星術、卡巴拉等等東西方神秘要素,產生許多魔法的技法:召喚、喚魂、占卜、性魔法等等,也建構出一套魔法書的系譜與儀式。他們多半「源於」某個悠久的古老傳說。而建構出一個偉大的系統,建構出一個近代魔法的譜系。若以此而論,魔法學者嘗試重構魔法的過程其實也可能影響魔法的論述,理性主義精神也可能開始解構過去被教會、學者把持的「魔法」,而科幻與奇幻的混合更加速魔法的重構與系統化。至於魔法是否需要系統化這種創作上的意識形態大爭論,還是由作者與讀者決定吧!
------------------------註釋----------------------------
註釋1:諸如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井上圓了的《妖怪學講義》等。柳田國男所作為民俗學彙整,之後成為日本文化重構的重要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柳田國男並沒有受過傳統西方民俗學術訓練。詳見: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28-29。井上圓了則是以教育家、哲學家的態度,引介西方科學理性精神,嘗試解構妖怪學。民國初年學者蔡元培曾翻譯井上圓了的《妖怪學講義》將其引介至中國。可見其原典:井上圓了著;蔡元培譯,《妖怪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註釋2:在日文漢字中,「魔術」其實也等同於「魔法」,但奈須きのこ在創作時另外將「魔術師」與「魔法使」的概念拆開。不過仍有別於中文世界中「魔術師」與「魔法使」的概念。關於受到TYPE-MOON設定影響的作品可酌看:樋辻臥命,《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本書尚未有中文版,日文版:樋辻臥命,《異世界魔法は遅れてる!》(東京:オーバーラップ文庫,2014)。)
註釋3:佐島勤著;哈泥蛙譯,《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1 入學編<上>》(臺北:臺灣國際角川,2015,初版九刷),171。
註釋4:佐島勤著;哈泥蛙譯,《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1 入學編<上>》,174。
註釋5:「神靈零落」係為柳田國男所提出的妖怪學論述,柳田主張今日之妖怪其實在過去是被崇拜的諸神,但隨著信仰的消失,諸神逐漸變成了傳說,進而變成妖怪。詳見孫敏、李曉東、杜洋,〈《遠野物語》中的“眾神流亡”〉,《外語學界》,2(北京,2013.06):213-221;楊充,〈日本的“妖怪學”研究述略〉,《讀者文摘》,6(武漢,2015.06):14。
註釋6: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 1917-2008。英國知名科幻作家,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作家之一。曾擔任英國皇家空軍雷達技師,並於1945年提出同步衛星的構想。戰後取得倫敦國王學院數學、物理學位,並於1947-50年主持英國星際協會。1964年開始構思並於1968年出版、上映《2001太空漫遊》的小說與電影,堪為科幻小說界的里程碑之作。之後以《拉瑪任務》獲頒星雲獎、雨果獎等科幻大獎,並於1986年獲頒終身成就的星雲科幻大師獎。2000年為英女王封為爵士。
註釋7:N.
K. Jemisin, 1972- ,美國知名奇幻作家。先前曾以The Hundred Thousand
Kingdoms(2010星雲獎、2011雨果獎、2011世界奇幻獎);Non-Zero Probabilities(2010雨果獎2010星雲獎);The Killing Moon(2012星雲獎2013世界奇幻獎)獲得入圍多項奇幻、科幻大獎。
註釋8:地海(Earthsea)係為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1929-)的架空世界,最早出於1964年所創作的短篇,之後1968年出現《地海巫師》和後續創作構建出的作品。並合稱《地海傳說》(Earth
Cycle)。2006年吉卜力工作室改編成《地海戰記》。
註釋9:可參閱N.
K. Jemisin的網路評論:io9, “Why does magic need so many
rules?”, http://io9.gizmodo.com/5919143/why-does-magic-need-so-many-rules,2016年5月17日檢索。另可酌見中譯:aniarc
news,〈魔法一定要系統化嗎?
N. K. Jemisin :「那我就殺了這個幻想」〉,http://news.aniarc.com/news/30011/魔法一定要系統化嗎?-n-k-jemisin:「那我就殺了這個幻,2016年5月17日檢索。
註釋10:蘇格蘭奇幻作家,曾就學於愛丁堡大學與史特林大學,主要關注於自然環境保護與青少年發展議題。其長篇作品為The Godless World系列(Winterbirth(2006), Bloodheir(2008), Fall of Thanes(2009))、Standalone系列(The Edinburgh Dead(2011), The Free(2014))與其他短篇等。
註釋11:orbitloot,“Magic Systems: What a Total Watse of…Wait, Whate? ”,http://www.orbitbooks.net/2014/10/15/magic-systems-total-waste-wait/,2016年5月17日檢索。
註釋12:首先是由泰利斯提出水是萬物之源,接著阿納克西曼德提出第五元素(有別於四大元素),阿納西米尼則提出空氣是萬物之源,但赫拉克利特則認為乙太火才是萬物之源。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則將其建構出萬物由四大元素(地、氣、水、火)組成的四元素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